了解各方的契約關係以及工作流程,並確保專案能成功進行。
相關知識與技能
 |
工程倫理、契約之法律基礎、契約之規範用語及內涵、工程招標及訂約文件、系統工程、聯合承攬、發包策略、合約與規範、施工圖判讀、營建管理、施工法與施工機具、工程進度管制、溝通與協調 |
|
建立利害關係人之間的協調與夥伴關係。
|
確實建立及履行利害關係人之間的權責關係。
|
確認各方履約標準的優先順序。
|
熟知工程合約程序的架構,以及各序的環節功能。
|
確定轉包工程的責任分工範圍以及施工介面。
|
評估在現場作業環境下,轉包的相關性和可行性。
|
確認在執行設計的過程中,應該遞交以及核准的文件及程序。
相關知識與技能
 |
建築法、營造業法、土地法、空氣污染防制法、勞動檢查法、水土保持法、環境影響評估法、建築技術規則、施工圖說判讀、危險性評估、交通影響評估 |
|
確定標的建造過程中的審批程序,以及所必需提報的作業說明文件。
|
執行與施工圖相關的審查許可以及程序。
|
執行國家規定的相關審查以及核准程序。
|
了解風險管理並使用不同的策略,以達到抑制或是降低風險的目的。
相關知識與技能
 |
評估基準、情境分析法、決策分析、危機管理、工程或然率、工程保險、風險管理、風險規劃、施工法與施工機具、施工規劃 |
|
評估在現場環境之下,可能發生的風險危害。
|
提供在工程中所產生之風險的解決辦法。
|
在可掌握的情況下,找出最適合的團隊成員,並進行風險管理。
|
按照合約完成建造,以履行預算和工程時限
相關知識與技能
 |
契約管理與執行、施工圖判讀、工程進度管制、溝通與協調、施工法與施工機具、工程經濟、成本工程、工程時程控制、工程談判、價值工程、作業研究、要徑法(CriticalPathMethod)與計畫評核術(ProgramEvaluationandReviewTechnique) |
|
熟悉工程的合約文件。
‧依據合約內容,確定工程的各項活動
|
訂定工程進度表並依照進度執行。
‧於協調會議中,溝通工程進度,並解決爭端及工程變更,達到按期限完工之目標。
|
執行測試和檢驗程序,以確保工程的進行與完成。
相關知識與技能
 |
工程品質管理、營建生產力、QC七大手法、工程統計學、檢定與推定、TAF認證、ISO9000系列國際標準、工程材料檢測、CNS及ASTM規範 |
|
執行與營造領域相關的測試和檢驗程序。
|
遵循營造領域的測試和驗證準則。
|
確定結案程序的履約要件。
|
建立並實施工地安全計畫,以確保工地安全。
相關知識與技能
 |
勞工安全衛生、勞動檢查法、勞動基準法、施工規劃、施工法與施工機具、危險性評估、職業災害、不安全之狀態及行為、勞工安全衛生管理計畫、施工監測、人因工程學、勞動生理、作業環境檢測 |
|
執行工作環境的安全計畫。
|
選擇最合適使用在建築工作上的符號與標誌,例如色彩、旗幟、標樁和手勢等。
‧熟知符號與標誌的功能。
‧在工作區使用適當的符號與標誌並遵守之。
|
遵循工作環境安全上的需求,以避免不必要的情況發生。
‧定期施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
設計並且執行工作環境的安全作業程序。
‧訂定標準及頻率,實施自主安全檢查。
|
建立施工環境的規劃。
‧設置甲級圍籬、安全錐和警示燈號,穿戴反光背心、警示帶等。
|
管理內部與外部的合作廠商,以確保營建工程能夠如期完成。
相關知識與技能
 |
領導與統御、組織結構與人事管理、管理科學、溝通與協調、會議規範、合約與規範、工程規劃 |
|
確保承包商、供應商以及客戶間能夠溝通無礙。
‧以施工計畫書及品質計畫書內容為溝通依據,必要時招開「工程協調會」進行整合。
|
計畫並且組織工程會議。
‧建立施工計畫書及品質計畫書。
|
適當地調整並且變更程序,以協助工程如期完成。
相關知識與技能
 |
溝通與協調、工程規劃、營建管理、施工法與施工機具、流程模擬 |
|
建立在工程中各階段的銜接流程。
‧依業主需求或現地環境因素進行必要之變更。
|
評估對具體銜接程序的需求。
‧當業主對建築物的需求變化、河床現址位移造成施工尺寸變化,進而對施工設計進行適當之變更。
|
透過評估現有的結構,以決定建築物是否需要整修或是改造。
相關知識與技能
 |
評估決策系統、營建管理、工程材料、工程力學、施工法與施工機具 |
|
使用評估策略來評定結構的問題範圍以及狀況
‧確認問題的潛在來源。
‧評估問題最有可能的起因,例如滲水造成的白華現象。
|
評估整修所需的工具、材料以及人力資源。
‧選擇適當工具和材料有效處理問題。
‧雇用具備適當技能的人員完成修復工作。
|
完成必要的修理工作以恢復為原本的狀況。
‧安全、有效且高效率地使用工具和材料。
‧測試並且驗證有完成修理工作
|
維護建築物以及結構。
相關知識與技能
 |
施工法、評估決策、標準作業流程、序選分析、策略規劃、回饋控制系統 |
|
使用檢修程序以分析維修的相關問題。
‧使用至少一種適當的檢修方法鑑定問題。
‧把問題和行動步驟傳達給其他人。
|
選擇維修問題的解決方案。
‧選擇策略以實施解決方法。
‧準備需要的工具和設備。
|
使用必要的策略、工具和設備以執行解決的辦法。
‧安全、有效和高效率地使用工具及設備。
‧測試並且驗證問題己被解決。
|
當建築物需要修理、復原與翻修現有結構時,能採用建造技術以確保建築物得以長期使用。
相關知識與技能
 |
工程規劃、工程材料、工程施工、複合材料力學、材料機械性質、高分子材料學、混凝土組合率 |
|
解決問題並保有原先的建全結構。
‧提出解決問題的策略及方法。
|
準備所需材料,以完成並恢復工程。
‧選擇正確的材料。
|
針對現有的建築物,規劃並進行維修的預防措施。
相關知識與技能
 |
物業管理系統、公寓大廈管理、消防法規、設施使用維護、建築生命週期工程、建築生命預測、生命週期維護管理工程、反應式維護、預防式維護、積極式維護 |
|
訂定檢查表以執行現有建築物之追蹤、預防及維修。
‧解讀技術手冊。
‧掌握在多種情況下的預防維修需求,例如橋樑系統需埋設位移感應器、水位監測系統以防止水位沖刷造成橋墩基礎掏空;隧道系統需安裝水壓、土壓監測系統,避免自然或人為增減壓造成隧道結構破壞。
‧確定多種設備、系統及架構的維修需求。
|
評估進行預防維修時所需的工具及材料。
‧選擇和使用安全、有效的工具。
|
建立工作時程表以進行預防性的維修。
‧執行維修計畫。
‧完成並維護預防維修記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