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到主要內容
:::
回首頁 網站導覽 UCAN使用指南 聯絡我們
登入
專業職能查詢

您可以直接點選下列職涯類型名稱,查詢該職涯類型的簡介及相關就業途徑。

各項就業途徑內容包含:相關執業資格、技能檢定或教育部彙整、公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轄產業之證照相關執業資格、技能檢定或教育部彙整、公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轄產業之證照,以及相關職能與職業簡介。

UCAN「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及聯合國等國際職業分類標準,並依產業概況及專家意見,歸納出16個職涯類型及66個就業途徑。
建築營造-建築規劃設計
就業途徑簡介

以人文與藝術素養及環保為本,結合工程科技手法,創造出健康、環保的永續生活環境,此類工作重創造性、文化特色、融入環境原有地貌之配合。

相關執業資格
依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法規定(99年12月8日公告),本就業途徑中之下列職業應經考試及格領有證書始能執業。
  • 第2類-建築師。
  • 國家高等考試(62類科):建築師。
相關勞動部技能檢定
全國技術士技能檢定由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主辦,應考人必須通過學科測試與術科測試才能取得證照,技術士證照可分為甲級、乙級、丙級或單一級,本就業途徑中之相關技能檢定職類代號及名稱如下所列,資料若有異動,以勞動部正式出版資料為準。
  • 營建土木類群-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建築物室內設計、電腦輔助建築製圖、建築製圖、建築製圖應用、造園景觀等技術士。
教育部彙整公布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核發、委託、認證或認可證照
依據教育部公告各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所轄產業之證照,參考連結
  • 建築師(高考)(內政部)
  • 造園景觀技術士證(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建築物室內設計技術士證(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 建築物室內裝修工程管理技術士證(內政部國土管理署)
職能

如果您想從事這個就業途徑的相關職業及工作,以下是所需要具備的職能。您可點選展開各項職能的更細部項目與說明。

分析建築設計的結構、安全以及環境。
建築設計基礎、建築計劃、結構行為與系統、基地計畫、建築構造原理、環境控制系統、建築法規、都市計畫法、土地使域分區管制規則、結構學、覆地計畫
  • 選擇並使用適當的方法以進行工程。
  • 舉例說明專案設計原則。
  • 依據分析結果,選擇及整合建築系統。
評估環境與人的需求,並運用適合的環境工法以執行工程。
營造與施工法、永續綠建築設計、節能設計、建築法規(如建築技術規則)、地域性建築設計、都市設計、施工圖法、施工概論、工地實習、相關無障礙設計準則與法令、工程管理學、工程管理(PCM)相關技巧與實務
  • 考量永續發展及無障礙環境等要素,完成工程設計。
  • 在專業工程設計中,展現獨特文化及差異性。
繪製建築設計圖及結構圖。
建築表現法、設計素描與圖學、施工圖系統、電腦繪圖、數位設計媒材、美學概念、建築設計訓練、模型製作與實作經驗、材料學、電腦輔助設計(CAAD)相關系統之訓練
透過適當技術,以傳達設計概念。
建築設計、建築表現法、電腦繪圖、數位設計媒材、設計知識管理與溝通、建築圖學、建築模型製作、基本素描、相關電腦輔助設計軟體操作能力(包括AUTOCAD、DORELDRAW、PHOTOSHOP、SKETCHUP、ILLUSTRATOR、INDESIGN)、電腦作業系統OFFICE及套裝軟體使用能力(包括word、PowerPoint、excel等)
  • 運用繪圖技能以2D的繪圖傳遞3D的訊息。
  • 運用基本的模型建構技術。
  • 確認繪畫及素描所使用的模型精準度。
  • 使用溝通技巧和策略有效地與客戶及施工團隊溝通。
  • 考量客戶的理解力,展現具有視覺印象的專案規劃。
選用符合工程規格的建材並滿足設計需求。
建築構造、營建管理、建築師實務、建築計劃、營建材料與成本估算、材料構造學、材料學、建築實作、建築設備學、建築估價
  • 開發並與客戶溝通指定的建築裝配。
  • 選擇合適的建築材料和配件。
  • 評估問題並開發最適當或替代的方案。
必須遵循建築相關法令規範。
TAF認證、ISO9000系列國際標準、CNS及ASTM規範、建築法、消防法規、水土保持法、勞工安全衛生

以下資料參考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職業分類資訊查詢系統以及人力銀行等相關資料,其中:

  • 屬新興、職缺數多或具成長潛力之職業(資料來源:美國O*NET職業資訊網前景樂觀職業)
  • 勞動部協調整合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產業發展需要,訂定產業人才職能基準之職業(資料來源: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 經濟部邀集企業共同依據產業職能基準之能力規格,規劃專業技術與能力程度之檢定與測驗機制,並推動優先面試/聘用獲證者,提供企業另一客觀選才及評核人才能力之工具(資料來源:經濟部產業發展署)
職業內容描述:從事建築物及景觀建築設計,並監督營造及維修工程之人員。包括:(1)發展或改善建築理論及方法,設計建築物、社區、公園、道路及其他開放空間之類型、風格及大小,或整修現有建築物。(2)與客戶討論建築之風格、類型及大小等細節,並提供設計、建材、施工時間及工程經費等資訊。(3)代辦申請建築許可、拆除執照、招商投標、擬訂施工契約及其他工程之接洽事項。(4)分析工地自然環境條件,設計使原有地貌、建築物及開放空間設施保持視覺和諧之建築計畫等工作。
職業內容描述:從事(1)工地品管計畫之擬定,實施及修正;(2)辦理品管教育訓練;(3)依照品管標準進行工程進度以及施工品質監督等工作。
職業內容描述:從事都市、公園、住宅、道路、風景區、工商用地區之景觀、花草、園林的設計、佈置,包括:1.製作景觀設計工作圖,並預估經費2.依照設計圖進行工程規劃設計並監督施工,使其符合計畫書之要求3.工地測量,並回報設計師工程進度等工作。
職業內容描述:從事建築物內部結構與空間配置之規劃設計,並監督及協調施工作業之人員。包括:(1)依據主客觀條件,進行室內結構與空間配置之規劃,並繪製平面配置圖。(2)根據配置圖及設計構想繪製施工圖、透視圖或模型。 (3)對於施工所需之器材數量與各項成本進行估價。 (4)監督施工等作業。
職業內容描述:從事商品展示會場、展覽現場之陳列物、場地佈置之工作,包括1.跟隨設計師進行會場或者櫥窗探勘;2.依照設計師的指示處理會場展場監造事務,例如溝通、簡報提案;3.協助設計師進行櫥窗陳列、設計、和藝術指導;4.製作模型、工程製圖、工程估價;5.工地監造事務,例如設計,溝通,簡報提案;6.操作知名品牌相關空間及陳列設計;7.獨立完成符合客戶需求之作品(自概念發想至工程發包) 等工作。
職業內容描述:掌握智慧建築市場與法規動態,能依據客戶需求來設定節能目標及擬訂節能規劃策略,並評估智慧建築能源監控管理功能及設備系統之節能效益,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
職業內容描述:從事智慧建築物內部設施有關物聯網通訊系統維護、設備管理及使用相關規劃、指揮、協調及綜理組織之人員。
職業內容描述:從事建築物內部設備有關電信、資訊、通訊系統與線路工程規劃設計與整合、測試及計畫書與報告書等撰寫之人員
職業內容描述:從事建築設備(或稱建築環境控制系統)之規劃及設計等工作
職業內容描述:掌握智慧建築市場與法規動態,能依據客戶需求來設定通訊系統及擬訂終端配線規劃策略,並評估智慧建築電信網路及終端設備系統之兼容性,達到後續維護之便利性。
職業內容描述:從事智慧建築物內部設備有關監控系統與設施之規劃設計與整合、管理及計劃書與報告書等撰寫。
職業內容描述:依據業主需求及經費預算,進行室內空間之規劃設計、監督施工及完工驗收結案等工作。
職業內容描述:協助室內設計人員繪製符合規範之設計圖說與裝修工地管理等工作。
職業內容描述:根據建築師指示,完成繪製設計圖、申請建照,並協助驗收等工作。
職業內容描述:從事營建工程統包之規劃、設計及施工各項管理與監督等事宜。
職業內容描述:協助繪製設計草圖、實測圖、設計圖及文件建檔等工作。
職業內容描述:規劃及設計景觀園藝植栽工程、製作施工圖及計畫書,並預估經費。
職業內容描述:通常通過所屬監督人員來計劃、指導或協調與結構、設施和系統的建設和維護相關活動。參與建設項目的概念開發,並監督其組織、進度、預算和實施。包括專業建築領域(例如木工或管道工程)的經理。
職業內容描述:需具備的專業技能較少,主要協助水管工、管道安裝工、汽管裝配工或舖管工。職責包括使用、供應或手持材料及工具,以及清潔工作區域和設備。
職業內容描述:在地板上鋪設塊/條狀或片狀的減震、隔音或裝飾性覆蓋物。
職業內容描述:放置並固定鋼筋或網,加固水泥。使用各種緊固件、彎桿機、噴燈和手動工具。包括鋼筋工。
職業內容描述:在管線、管道系統或其他機械系統上使用絕緣材料,以幫助控制和保持溫度。
職業內容描述:為建築項目、製造廠、伐木場、輪船和造船廠或娛樂業設置或修理索具。
職業內容描述:操作用於將混凝土、瀝青或其他材料施加到路基、停車場、機場跑道和滑行道上或用於礫石、灰塵或其他材料的設備。包括混凝土和瀝青攤舖機操作員、夯實機、搗固機操作員和鋪石機操作員。
職業內容描述:根據現場評估和示意圖,在屋頂或其他結構上組裝、安裝或維護太陽能光電(PV)系統。可能包括測量、切割、組裝和螺栓連接結構框架和太陽能模板。可能會執行電流檢查等工作。
職業內容描述:在牆壁、地板、天花板、吧檯和屋頂上裝上硬質瓷磚、石材和其他類似材料。
職業內容描述:協助製作照明相關設計文件及專案執行。
職業內容描述:依據業主需求,配合相關設計單位,進行建築、景觀、室內外之環境照明規劃設計、監督施工及完工驗收。
職業內容描述:確認業主對建築能效標示等級需求,提出符合新建築能效需求的設計規劃作法。針對既有建築,能蒐集能源消耗數據資料,計算耗電密度,診斷高耗能來源,規劃能效提升方案。
職業內容描述:蒐集與分析能源使用情況,規劃節能計畫。執行日常巡檢、保養與管理。依據節能計畫,執行發包與督導設施維護。檢視節能成效,提出持續改善作法。